声罪致讨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宣布罪状,并加讨伐。
出处《国语 晋语五》:“是故伐备钟鼓,声其罪也。”
例子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8回:“朝廷只须遣一旅之师,声罪致讨,不旬日之间,定当传首京师,何足多虑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ēng zuì zhì tǎo
注音ㄕㄥ ㄗㄨㄟˋ ㄓˋ ㄊㄠˇ
繁体聲辠致討
感情声罪致讨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宣布罪状,并加讨伐。
英语condemn(denounce; announce somebody's crimes and make war on him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食指大动(意思解释)
- 默默无闻(意思解释)
- 国中之国(意思解释)
- 十万火急(意思解释)
- 壮气吞牛(意思解释)
- 目光短浅(意思解释)
- 鉴影度形(意思解释)
- 挥霍无度(意思解释)
- 不分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无时无刻(意思解释)
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- 言而无信(意思解释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释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释)
- 官僚主义(意思解释)
- 万里长城(意思解释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释)
- 纷乱如麻(意思解释)
- 雨散风流(意思解释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不治之症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清风劲节(意思解释)
※ 声罪致讨的意思解释、声罪致讨是什么意思由【非常文化 - 查询天下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奉命惟谨 |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违背。 |
逆道乱常 | 指违背道德纲常。 |
门当户对 | 门、户: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、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;当:相称;对:合适;对等。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;适宜通婚结亲。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;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。 |
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争先恐后 | 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出头露面 |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;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;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。还指出面活动、做事、讲话。 |
将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钿合金钗 |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
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前赴后继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
困兽犹斗 | 困兽:被围困的野兽;犹:还、仍;斗:搏斗。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光怪陆离 |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 |
力屈道穷 | 屈:竭,穷尽;道:途径,办法;穷:尽。力量办法都已穷尽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除恶务本 | 铲除恶势力,必须杜绝根本。 |
一偏之论 | 偏于一面的议论。 |
来情去意 |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。 |